地址:太原市北中环街富力盈通国际公寓

邮编:030009 联系电话:0351-4866244

 

 
行业新闻
友情链接:  美地集团   山西美地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联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联建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我们 | 邮箱登陆 | 人才招聘 | 留言反馈 | 营销网络 版权所有:美地集团 晋ICP备10003371号-1  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0558号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 2021/02/27         来源:《人民铁道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坚守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领军、骨干、尖兵和平台作用,围绕国家和行业科技发展需求,依托各专业实验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锻造科技之剑。目前,铁科院集团公司已建成和在建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0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铁路试验检验,大力推进对外合作交流,加快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培养,切实发挥对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管部门,依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而成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1999年,铁科院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立项组建,于2004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验收后开始运行。

      中心始终坚持“立足铁路、服务社会、面向国际”的方针,以市场对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为导向,以引领铁路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要务;深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研究开发具有高增值效益的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推进自主创新科研成果的系统化、产业化、工程化,构建院内外、路内外、国内外协同创新平台,为推动我国铁路建设、支撑铁路“双智”技术发展、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能力、促进铁路智能控制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问“智”:能力建设,淬炼利器

      围绕铁路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聚焦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智慧交通核心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中心能力建设,与铁路发展同频共振,在智能时代“智”图未来。

      成立初期,中心由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车站计算机联锁控制、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编组站自动化、现代综合通信、光学、雷电和干扰防护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等铁路通信信号专业领域相关实验室组成。在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和城轨交通建设中,中心充分发挥通信信号系统的整体效能,为铁路运输提供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在铁路行车安全、扩能、高速、重载技术和质量保障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有力提升了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自动化技术水平。

      2015年,为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中心完成了铁路货运综合实验室、铁路冷链物流及智能运输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铁路货运综合实验室在铁路货物包装、运输条件、装载加固、装卸机械、货物运输理化特性等领域的科技研发、试验检验和成果转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冷链物流及智能运输实验室系统化开展冷链运输等技术的研究攻关,研发铁路冷链现代化成套技术装备,加强铁路冷链运输标准制定与检测,取得了丰富的工作成果。

      2020年8月12日,国铁集团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铁路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完善,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先进适用、安全高效,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据统计,“智能”一词在《纲要》中共出现25次,具体到装备技术、新型载具、铁路信息基础设施、客货运服务体系、经营管理等五大领域。中心准确把握全球轨道交通领域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抢占智能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组建了铁路95306实验室、铁路北斗导航应用实验室、铁路综合调度技术实验室、移动装备智能运维实验室、铁路综合维修技术实验室、铁路综合视频实验室、数字铁路BIM技术实验室。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中心着力构建多专业、综合性、系统性的轨道交通智能技术创新平台,拓展在智能铁路技术研究方面的介入深度及广度,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在铁路技术自主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了高铁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领域的发展。

      目前,中心已拥有16个实验室、4个维修中心、2个生产基地以及4个市场化运营公司。中心研究方向涵盖智能铁路的通信信号、导航系统、BIM、综合调度、综合维修、综合运输等业务板块,体现了系统性、综合性、多平台、多专业的智能技术创新平台定位。

      耀“智”:创新跨越,春华秋实

      长期以来,中心守正笃实、持之以恒,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闪耀智慧光芒,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走向广阔的应用天地。

      科研创新方面,在铁科院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实验和科技产品开发推广工作,承担了数百项科研课题,包括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项目以及国铁集团、铁科院集团公司行业服务技术创新项目等数十项重大科研课题,取得了智能列车运行调度集中技术、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高速铁路自动驾驶技术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相关领域科研攻关、原始创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心已取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数十项,发表高水平科技论文(核心及以上)超过150篇,取得重要专利授权超过30个(专利号201520508713.9等)。

      成果转化方面,通过对智能控制、信号处理、信息化、现代通信与安全网络以及系统集成等主体技术的不断攻关,中心强化系统配套,发挥整体功效,努力解决行业重大核心技术问题。中心加大通信信号技术领域的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再创新的力度,取得了一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主要包括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自主化CTCS-2/3+ATO高速铁路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列车运行调度集中系统、自主化计算机联锁系统、LTE-R下一代铁路移动宽带通信、自主化城市轨道交通CBTC列控系统、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基于BIM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等。系列技术及系统的推广应用,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铁路运输提供了大量“先进成熟、安全可靠”的技术装备。

      学术交流方面,中心作为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积极参加协会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2017年,中心受邀协办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会,并共同主办“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分论坛,有力展示了中心在智能铁路发展方面的代表形象,并通过与行业内企业、高校的交流,为后续相互合作打下基础。

      中心与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下一代列控系统前瞻性研究、北斗卫星导航在铁路系统应用等研究;与多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浩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等铁路运营单位合作,结合运输一线的需求,开展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工作。同时,中心还设立开放课题,与国内交通领域高校和研究所共同开展铁路智能技术创新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

      在国际合作上,中心积极吸收和采纳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多次与美、俄、法、德、英、日等十余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多专业、多方式合作研究,开展技术交流和科技人员互访。通过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中心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国际智能控制与现代通信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高起点、高标准地建立健全具有我国铁路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众“智”:人才队伍,万紫千红

      持续开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中心充分发挥铁科院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各层级人才优势,集聚智慧力量,蓄积发展动能。

      围绕专家组建专业团队,中心探索建立健全专家负责制的科研办法与机制;落实各实验室的任务与职责,更好发挥实验室研发主力作用,通过研究开发、试验检测工作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形成了“行车指挥、计算机联锁、列车运行控制、编组站自动化、铁路通信”等优势专业,培养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才。目前,中心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技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铁道学会专业带头人1人,全路“百千万人才”领军人物4人,全路“百千万人才”专业带头人17人,全路“百千万人才”拔尖人才13人;多次获得火车头奖章、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荣誉。

      中心每年制订交流培训计划,对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中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业务骨干,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在成果转化、市场推广、工程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中心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工程实施转化平台,并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研究、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多年来,中心以举办技术学习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服务和24小时全天候技术支持为载体,为铁路企业、工程施工单位积极培养各类技术人才近千人。

      本版图文均由铁科院集团公司提供

      ◆屡创佳绩

      ●2008年,中心参建的青藏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参与的“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中心参建的京津城际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年,中心参与的“高速铁路关键基础设施综合检测及评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中心参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7年,中心主持的“高速铁路列车调度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8年,中心主持的“新一代高铁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9年,中心主持的“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优化调整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中心参与的“大西高速综合试验”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主持的“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